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5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91.
大花紫薇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海南产大花紫薇叶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其成分.结果共鉴定出1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9.99%,其中主要成份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2.03%),(Z,Z)-9,12-十八碳二烯酸(25.29%),9-十八烯酸丙酯(12.38%)和4一苄基吡啶(7.90%).本研究可为大花紫薇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492.
城市生活垃圾初期降解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实验模拟方法,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初期降解阶段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释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72 h内垃圾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释放率为9.67~20.30 mg·kg-1,其中换气率为24%的工况,释放率最低.TVOCs中酮类物质占70%~80%,硫醚类物质占10%~20%;其中硫醚类物质是主要的致臭组分,TVOCs释放呈前段高、中间低、末段再升高的特征,但形成恶臭的硫醚类却呈单调上升趋势.通风良好的堆积条件会抑制初期降解阶段VOCs的释放,而好氧微生物接种具有控制该阶段生活垃圾VOCs释放的潜力.  相似文献   
493.
 采用顶空液相微萃取法(HS-LPME)与水蒸气蒸馏法(SD)分别提取金盏花中的挥发性成分,经GC-MS分析,通过质谱图计算机辅助谱库检索和人工解析相结合、并参考相关文献进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HS-LPME法所得挥发油提取物中鉴定出15种化合物,在SD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1种化合物,两者共有成分为14个,其中主要成分均为α-杜松醇,τ-依兰油醇,δ-杜松烯,α-依兰油烯,τ-杜松烯等,且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5个化合物的总含量分别占总挥发油的93.43% (HS-LPME法)和87.18%(SD法)。  相似文献   
494.
棘托竹荪子实体鲜品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棘托竹荪子实体鲜品的挥发油,每100g得到0.093g.用石油醚冷浸提棘托竹荪子实体鲜品,每100g得到0.475g.应用GC-MS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用HP-5MS柱分离,质谱法分别鉴定出35种和37种成分,其中有18种成分是首次从竹荪属中检测到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醇、芳香烃、倍半萜、脂肪酸、酮等;石油醚提取物主要成分为脂肪酸、醇、芳香类、酯、胺等.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挥发油石油醚提取物.挥发油对受试的霉菌、酵母菌、细菌都有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95.
铜绿微囊藻挥发性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收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铜绿微囊藻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分离并鉴定了67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5.11%,其中分离出烃类、酮类、醇类、酚类、酯类、醛类、酸类,杂环类8大类化合物.在所分离鉴定的挥发性成分中,其百分含量在1.00%以上的化合物10种,分别为:丁酸、十六酸、十七烷、豆蔻酸、圆柏酸内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植物醇、1-乙基-1,5-环辛二烯、2-戊烯-1-醇、1-戊烯-3-醇.为进一步研究铜绿微囊藻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影响机制及危害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9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内污染逐渐被消费者所重视。本文对国内外关于汽车内污染研究现状、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作一论述。建议出台标准设定汽车车内空气污染浓度的限值,合理控制车内空气通风系统,采取汽车车内空气净化措施,以保障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97.
试验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辐照猪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猪肉经辐照处理后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峰面积都较未辐照的多,产生了较多的C5~C9醇和醛类,它们是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产物;另外,也产生了阈值较低的二甲基硫、二甲基二硫等含硫化合物,经试验推测它们可能是含硫氨基酸辐照降解后的产物,并对猪肉辐照异味起主要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498.
总结了近几年来植物VOCs的研究进展。从植物VOCs主要组成成分、释放机理、影响释放速率的主要因素以及VOCs对环境的净化效应方面等做了概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99.
易挥发多组分溶液体系的粘度数据,在国内外有关物理化学手册中基本没有报道,其主要原因在于现行测定所用粘度计为敞开型.它无法阻止易挥发多组分溶液由于选择性挥发造成的浓度改变.故不能用于上述体系粘度与浓度关系的精确测量.笔者制作一  相似文献   
500.
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兰香草挥发油,得油率为0.39%-0.52%.其相对密度(20℃)0.988 0-0.990 0,折射率(20℃)1.460 8,比旋光度+0.51°,酸值1.5.并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色-质联机等对该挥发油进行了系统的成分分析.在分出的112个色谱峰中,共鉴定出7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6%.其主要成分为芳樟醇、紫苏醇、香芹酮、荠宁烯、4-甲基-6-庚烯-3-酮、葎草烯、马鞭草烯酮、左旋松香芹酮、2-壬烯-4-炔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